• 南宫NG·28

    EN
    ×
    EN
    • 业务咨询

      中国:

      Email: marketing@hbyfcc.com

      业务咨询专线:400-780-8018

      (仅限服务咨询,其他事宜请拨打川沙总部电话)

      川沙总部电话: +86 (21) 5859-1500

      海外:

      +1(781)535-1428(U.S.)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在线留言×
    点击切换
    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迎政策松绑监管标准仍缺失

    2016-01-06
    |
    访问量:
    由单味中药饮片经高科技提取浓缩制成的中药配方颗粒近年来正进入黄金增长期。虽然市场乐观,但是由于政策上的限制,目前只有6家企业拥有中药配方颗粒的试点生产资格。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起草了《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或将意味着整个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的全面放开,也必将导致众多药企涌入这一蓝海。但是,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原有的接近垄断的市场格局被打破,众多中药配方颗粒企业将会涌入市场,市场竞争也会愈加激烈,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尝到甜头。

    由试点转备案

    此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显示,未来监管部门将放开配方颗粒,中药生产企业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经过企业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在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生产范围中增加中药配方颗粒,即可照《中药配方颗粒备案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中药配方颗粒的备案资料,之后即可生产。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征求意见稿的最大亮点在于监管部门将放开配方颗粒的试点限制。2001年7月,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发了《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管理的范畴。但由于存在生产工艺不统一、企业质量标准不一致、临床研究仍然存在局限性等问题,一直以来,国家食药监总局对试点生产企业的资质从严管控,只批准6家企业试点生产,借此为基础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这6家中药企业分别为华润三九、天江药业、红日药业旗下的北京康仁堂药业、培力(南宁)药业、四川新绿色药业以及广东一方药业。
     
    而现在,这六家独大的垄断局面或将随着政策的放开而被打破。未来,中药生产企业在满足地方要求后,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中药配方颗粒的备案资料,就可以进行生产。北京鼎臣医药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中药配方颗粒试点资质放开已争论多年,随着国家对现代中药发展的重视,中药配方颗粒试点资质放开是一个趋势,由“试点”转为“备案”后,未来将有更多企业涌入这一蓝海。

    高利润的诱惑

    据了解,中药配方颗粒是近些年中药饮片改革的一个产物。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原始饮片煎煮的汤药,全国中药饮片产量正以14%-28%的速度递减。而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制成的、供中医临床配方用的颗粒,主要是对中药材及中药材饮片进行特殊加工的一种便于携带和服用的、疗效显著提高的新剂型,因为服用方便、符合现代人习惯而备受欢迎。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在过去十年间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近50%。即便如此,中药配方颗粒在我国中成药市场中的占比尚不足2%,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此外,中药配方颗粒的技术门槛不高,且平均毛利率高达70%,这也促使众多企业希望借由政策东风进入这一市场。”业内人士表示,2013年,中药配方颗粒的市场规模约50亿元,市场年增长率40%-50%。照此估算,中药配方颗粒的年销售额将达到百亿元,这让不少中药企业对此跃跃欲试。
     
    就上市药企而言,康美药业、精华制药等药企都在近期加快了对中药配方颗粒这一领域的布局。
     
    根据咸达数据V3.2对于中药配方颗粒企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同时拥有提取和颗粒剂GMP(即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生产厂家共有628家。这意味着在此次的政策春风下,这628家企业将有资格申请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但在业内看来,众多企业的蜂拥而至,势必造成市场的混乱局面,目前中药配方颗粒的相关法规制度还不健全,如果没有统一标准,缺乏有力监管,显然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监管标准仍缺失

    史立臣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最初,国家只规定了6家试点企业,希望这6家企业能在相对安全的政策保护下发展起来,但最终并没有形成相应的市场规模。问题就出在试点企业各自为阵,标准不统一。
     
    据了解,由于中药配方颗粒仍处于科研试点阶段,没统一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可参考,试点生产配方颗粒的6家企业受限于自身技术水平、研发投入及生产规模等,基本是各自为政探索本企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市场监管部门也基本是根据生产企业的标准,对产品进行监管。监察部门没有相应的标准来监管中药配方颗粒,只能按企业标准来进行管理。
     
    而现在,监管标准上的缺失问题仍未解决,史立臣举例,中药配方颗粒是不允许添加辅料的,即使要添加也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但是这个“相关规定”目前仍然处于概念很模糊的状态,管理范围也尚不明确。在这种环境下,生产企业增加,生产工艺和质量却各不相同,中药配方颗粒将会陷入一种无序状态。
     
    此外,随着众多企业的贸然涌入,市场竞争也必将空前激烈。“中药配方颗粒在国外确实是一个利润比较高的行业,但是现在国内的销量还没有完全打开,在管理办法尚未细化的状态下,企业想要获得市场份额,价格战就成为惟一选择。这就意味着很多企业可能刚刚进入这一行业就被淘汰出局。”
    相关新闻
    ×
    搜索验证
    点击切换
    友情链接: